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讲堂 成语讲堂

开心顺口溜大全爆笑-逗人一笑的打油诗

tamoadmin 2024-10-22 人已围观

简介2017.10.3 《咏雪》 《 咏 雪 》唐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 人 简 介 张打油,唐朝人,创立了打油诗这种新体裁,常写一些俚语入诗,并且不讲究对仗,后世便将这类诗以张打油的名字命名,叫“打油诗”,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雪景,由江上笼

开心顺口溜大全爆笑-逗人一笑的打油诗

2017.10.3 《咏雪》

《 咏 雪 》

唐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 人 简 介

张打油,唐朝人,创立了打油诗这种新体裁,常写一些俚语入诗,并且不讲究对仗,后世便将这类诗以张打油的名字命名,叫“打油诗”,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雪景,由江上笼统的全貌,写到黑乎乎井口的特写;由雪下黄狗变白的颜色变化,写到白狗身上落了雪显得胖乎乎的神态。 整首诗写雪,却没有写一个“雪”字,而雪的形神都跃入脑海一般。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比如“白狗身上白”的一个“肿”字,写出了大白狗身上落满雪花,胖乎乎,傻嘟嘟滑稽的模样。语言朴实笨拙,却风趣逗人,像画画一样,简单几个字,形象就跃然纸上。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故事里的事

这是一周关于下雪的诗歌,是一首打油诗。那么打油诗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有一年下大雪,有一个叫做张打油的小老百姓,在县衙门的墙上写了一首叫做《咏雪》的诗“白雪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太爷一看,大怒:“大胆,你竟敢将诗写在县衙墙上,把他给我抓来”。

张打油被抓来了,跪在县太爷面前。可是他一点也不害怕,不紧不慢的和县太爷说:“大人,我写诗的水平很高的,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没水平的诗呢?”

县太爷一听,呀,口气不小,决定试一下张打油。正好这个时候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张口就来“百万雄兵困南阳”。

哟,县太爷一听,不错,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也无救援也无粮”。

县太爷摸了摸胡子:“恩,说的对,继续”。

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说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县太爷一听,这诗的腔调和墙上的诗简直一模一样啊,禁不住大笑了起来,也没再追究张打油的罪责。

草根诗人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张打油的称谓也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综合这三首打油诗,不难发现其特点,起句无论是“江上一笼统”还是“白雪飘飘降九霄”、“百万雄兵困南阳”,都称得上气势非凡。但接下来陡转急下,结句更用俚俗之语,通过极大的反差造成特殊的审美。

当然,打油诗不是诗歌正格,但通过对打油诗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格律诗的规范。

朗读要点

朗读时语调要生动活泼,“黑窟窿”“黄”“白”“肿”这几个字要重读。

每天一首古诗,每天一个故事!

回见!

“打油诗”是怎么回事?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语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后世称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扩展资料:

唐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打油诗虽然出现了一些糟粕的东西,但瑕不掩瑜,曾产生了不少内容健康、成情成趣、富有新意的好作品。

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土壤中,不作无病呻吟,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欢乐与痛苦、喜爱与憎恶、希望与要求,它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打油诗发展过程中,不少文人学士也相继制作了许多好的打油诗,或诙谐戏谑,疾民所话,或欣喜高歌,爱民所爱,同民间无名诗人的打油诗合为一壁,相得益彰,推动了打油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语言俚俗,富于风趣,“油”味横生是打油诗的一个明显特点。打油诗的“油”,在于能引田间地里、街头巷尾的俚语习俗入诗,使诗歌语言表达别开生面,人们读着亲切新鲜,即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听别人诵读,也能很快地领会诗歌大意。

百度百科-打油诗

什么叫幽默?有什么经典的例子呢?

一些把俚语俗话写入诗歌,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诗作,常常被人们称为“打油诗”。为什么要叫“打油诗”呢?

据说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诗作,是古代一个叫张打油的诗人所首创的。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里记载了张打油的故事,有人考证张打油是元代人;明代杨慎在《升庵外集》里说:唐代有个诗人名叫张打油,作诗多俚俗诙谐,或暗含讥讽,被称作“打油诗”;也有人说明朝正德年间,南阳有买油为生的张家三兄弟,人称“张打油”。还有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张打油”,“张打油”也并非实指一人,而是对一些民间诗人的泛称。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普遍认为“张打油”是唐代的一个诗人。关于他的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一些笔记小说和文人诗话里有记述,大都大同小异。

据说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员(不同版本里官职说法不同)去祭奠宗祠(也有说是在官衙看到的),刚进大殿,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在不同版本里,诗句略有差异,下一首也是)

官员非常生气,这是谁的歪诗涂在墙上,立刻下命令,查清作者,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前回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这个官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

张打油听了训斥,上前作了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实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就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慌张,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人一听,不由称赞一声:“好气魄,起句很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道:“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 差强人意吧,继续。”张打油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和“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忍不住笑了,最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流传了开来。

张打油最有名的一首诗是《 咏雪》: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描写雪景,有全貌也有特写,有颜色也有神态。虽然用语俚俗,却也别有风趣,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愉悦。通篇写雪,没用一个“雪”字,却给人深刻印象。

所以,这样的“打油诗”,虽然艺术成就并不高,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还暗含讥讽,风趣逗人,所以也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打油诗”是什么意思?历史由来是什么

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是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

比如相声《逗你玩》中刚开始小偷教小孩说自己名叫“逗你玩”的过程呈现得很平淡、最多叫人觉得有些不知所以然,只是当小偷偷了衣服后的结果才叫人觉得很荒谬荒唐,直至恍然大悟。

而马三立的表演内紧外松、有条不紊、惟妙惟肖、含蓄隽永的“抖包袱”过程更使得人们都大笑不止,身心愉悦。

扩展资料:

幽默可以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在他的《笑话和它们同潜意识的关系》一书中,他指出通过幽默,个人可以不需要恐惧自我或超我的反击,自由表达他的攻击或,在说笑话时,因为通过需要使用反精神宣泄的能量不再需要了,这种能量在笑声中得到释放。

笑话像梦一样,通常很快就忘记了,因为他们也用来对付“危险的”东西的。实际上,笑话为了能逗人“笑”,它必须包含着激发焦虑的东西。

根据弗罗伊德的观点,我们只能嘲笑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一次对美国幽默的测验表明,性、消灭和亡是公众最喜欢的题材,这对一位弗罗伊德的信徒来说可能表明它们包含着大量被压抑的思想,事实上,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个人潜意识心理中被压抑了哪些东西,那只要检测这个人喜欢什么样的幽默便可了然。

历史上的那些流传的打油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

“打油诗”是一种把俚语俗话写入诗歌,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诗作,那么为什么叫它“打油诗”呢?下面趣历史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据说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诗作,是古代一个叫张打油的诗人所首创的。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里记载了张打油的故事,有人考证张打油是元代人;明代杨慎在《升庵外集》里说:唐代有个诗人名叫张打油,作诗多俚俗诙谐,或暗含讥讽,被称作“打油诗”;也有人说明朝正德年间,南阳有卖油为生的张家三兄弟,人称“张打油”。还有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张打油”,“张打油”也并非实指一人,而是对一些民间诗人的泛称。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普遍认为“张打油”是唐代的一个诗人。关于他的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一些笔记小说和文人诗话里有记述,大都大同小异。

据说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员(不同版本里官职说法不同)去祭奠宗祠(也有说是在官衙看到的),刚进大殿,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在不同版本里,诗句略有差异,下一首也是)

官员非常生气,这是谁的歪诗涂在墙上,立刻下命令,查清作者,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前回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这个官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

张打油听了训斥,上前作了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实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就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慌张,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人一听,不由称赞一声:“好气魄,起句很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道:“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差强人意吧,继续。”张打油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和“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忍不住笑了,最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流传了开来。

  张打油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咏雪》: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描写雪景,有全貌也有特写,有颜色也有神态。虽然用语俚俗,却也别有风趣,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愉悦。通篇写雪,没用一个“雪”字,却给人深刻印象。

  所以,这样的“打油诗”,虽然艺术成就并不高,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还暗含讥讽,风趣逗人,所以也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打油诗指什么诗?

打油诗是诗坛中一种独特的体裁,它不要求对仗平仄,只求幽默有趣,能够逗人一笑。这类诗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却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有时候比正规的古诗词更受人欢迎。那么打油诗到底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打油诗的鼻祖又是哪一首呢?

:写诗剧照

一、打油诗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打油诗来源于唐朝,当时有个叫作张打油的读书人,不过他的真实身份不是很确定,有人还说他是个农民。

张打油特别喜欢俚曲,即普通老百姓创作的通俗歌曲,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这些俚曲大都文字直白,不能与辞藻华丽的诗歌相媲美,但胜在清楚明了,特别受村民的欢迎。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村民们见到皑皑白雪特别兴奋,纷纷让张打油写一首咏雪的诗。张打油望着外面的雪景,看到一黄一白两只狗在打闹,突然兴致一起,吟诵道:?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村民们一听,纷纷拍手称奇,这首诗看似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实则通篇都在描写雪景,由全景慢慢转移到特写,由表及里,面面俱到。

:大雪纷飞剧照

头两句的意思是下雪了,江山都变成了统一的白色,而院里的水井就像一个深邃的黑窟窿。

这两句将被白雪覆盖住的江山与小小的井口做对比,看似有点夸张,实则更加突出雪下得大且白。

后两句描写了一黄一白两只狗在雪地里追逐的画面,黄狗被雪染成了?白狗?,而白狗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白皮大衣,变得更加臃肿庞大。

通过两种不同颜色的狗在雪地中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了雪下得特别大,十分生动与形象。

虽然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却幽默、形象地将纷纷扬扬的雪景描绘地栩栩如生,正如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

就这样,这首诗被口口相传,村里人都对张打油百般赞扬,而张打油的名号也被传开了。后来大家就以张打油的名字来命名一些通俗易懂的俚语诗,称之为?打油诗?。

:雪下得很大剧照

二、苏东坡的竹笋焖肉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且他无肉不欢,流传千年的名菜?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厨房的烟火气太重,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都是远离厨房的,他们认为当厨子做菜太过俗气,与自己所追求的?雅?相背离,只有北宋词人苏东坡是一朵?奇葩?,他能将?俗?与?雅?都兼顾到。不过,在苏轼心中,还有比猪肉更重要的食材,那就是竹子。

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象征着高洁、正直,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相传王羲之的儿子王慧之就特别热爱竹子,甚至发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感慨。

:厨子做菜剧照

苏轼也不例外,他宁愿不吃肉,也要求住所旁边必须有竹子,而有竹子生长的地方一定会有竹笋,因此竹笋也变成了苏轼喜欢的食材之一。既然猪肉和竹笋都是苏东坡的最爱,那何不把它们做成同一道菜?

他确实这么做了,将竹笋和猪肉一起炒制,做成了一道竹笋焖猪肉,竹笋的鲜美与肉的嫩滑融合在一起,让两种普通的食材也拥有了独特的风味,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两种食材依然是最佳拍档。

对于苏东坡来说,吃肉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竹子却是高尚品格的象征,人要是瘦了,多吃一点其他东西也能胖回来,可要是失德了,那可真是没救了。因此,物质与精神比起来当然更逊色一点。

虽说竹子比猪肉重要,可也没规定必须二选一呀,于是苏东坡就想兼得,竹笋焖猪肉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竹笋焖猪肉资料截图

三、解缙的春雨贵如油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一群牛。

解缙是明朝著名才子,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甚至还被周围人称之为?神童?。他为何会写下这首打油诗呢?相传解缙科举高中那一天解缙不小心摔了一跤。县里的父老乡亲们看到个子小的文人身上沾满了泥,狼狈不堪的样子,竟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如同春雷般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那一刻,解缙觉得既丢脸又尴尬,冷静了一会,他突然灵机一动,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来记述这件摔跤的事。大家都知道解缙的才气,围观者纷纷洗耳恭听,没想到解缙的这首诗反而把他们给调侃了一番,一时间,众人感到很不好意思。

:围观者们剧照

打油诗的前两句仿佛是解缙在为自己的跌倒找理由,因为雨就像油一样,落下来搞得满街都变得滑滑的,容易摔跤。

这两句既称赞了春雨,也侧面为自己缓解了尴尬,而?春雨贵如油?也成了传颂了几百年的民间俗语。后两句更是巧妙,意思是解学士摔倒的时候,一群牛在旁边嘲笑。

这里的解学士指的是解缙自己,因为第一次参加科举就高中,可谓年少成名,自称学士也无不妥。一群牛就是指那些围观他摔倒还哄堂大笑的路人,实际上是将才学渊博的自己与那些粗俗无知的路人作对比,既缓解了自己被嘲笑的尴尬,还讽刺了那些路人,恰好一举两得,不愧是能与唐伯虎相媲美的才子。

来源于网络:解缙人物介绍

现代也有许多看似搞笑无厘头,其实也有些道理的打油诗,例如:天生我材有何用?工地搬砖都嫌重。一事无成立不起,三十年来如一梦。

其实这首诗是三十岁的人对自己的自嘲,明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本应该有所成就,却什么事都没做到,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努力,想当初做什么事都嫌累。

然而,世界之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世人所期待的那个样子,有些人二十就能做到不惑,开公司当ceo,成为千万富翁。而有些人三十岁仍然一无所有,没有人生方向,也没成家立业。

其实,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厚积薄发,三十而已,不用太着急,即便失败了,也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怎样写打油诗

一些把俚语俗话写入诗歌,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诗作,常常被人们称为“打油诗”。为什么要叫“打油诗”呢?

据说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诗作,是古代一个叫张打油的诗人所首创的。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里记载了张打油的故事,有人考证张打油是元代人;明代杨慎在《升庵外集》里说:唐代有个诗人名叫张打油,作诗多俚俗诙谐,或暗含讥讽,被称作“打油诗”;也有人说明朝正德年间,南阳有买油为生的张家三兄弟,人称“张打油”。还有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张打油”,“张打油”也并非实指一人,而是对一些民间诗人的泛称。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普遍认为“张打油”是唐代的一个诗人。关于他的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一些笔记小说和文人诗话里有记述,大都大同小异。

据说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员(不同版本里官职说法不同)去祭奠宗祠(也有说是在官衙看到的),刚进大殿,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在不同版本里,诗句略有差异,下一首也是)

官员非常生气,这是谁的歪诗涂在墙上,立刻下命令,查清作者,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前回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这个官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

张打油听了训斥,上前作了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实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就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慌张,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人一听,不由称赞一声:“好气魄,起句很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道:“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 差强人意吧,继续。”张打油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和“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忍不住笑了,最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流传了开来。

张打油最有名的一首诗是《 咏雪》: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描写雪景,有全貌也有特写,有颜色也有神态。虽然用语俚俗,却也别有风趣,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愉悦。通篇写雪,没用一个“雪”字,却给人深刻印象。

所以,这样的“打油诗”,虽然艺术成就并不高,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还暗含讥讽,风趣逗人,所以也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什么是幽默的力量?

怎样写打油诗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想要写出打油诗,只需要记住这三步:

确立主题

一个优秀的打油诗,必须具有一个思想主题,无论是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个景,主题尽量要真实。

句尾押韵

打油诗可以不讲平仄,也不必字字押韵,但所有句子的尾字需要押韵,这样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能被人记住。

语言通俗

打油诗要接地气,因此打油诗的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

打油诗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的儿歌。比如《丢手绢》传唱度高的原因就是好记又好唱。

经典打油诗

打油诗和它的来历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有趣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宝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清代的郑板桥也有一首类似的自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别人。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脸上不觉青筋暴露,面色铁青。纪不慌不忙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该官员转怒为喜,连叹精妙。不料纪大笔一挥,却是:养儿偏惯去为贼。该官员当即昏蹶在地。手下来弄醒他时,纪又续上一句:偷来幡桃敬母亲。再回头看那官员时,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恰似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古代某书生为一陶姓人家祝寿,献一打油诗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诗的前三句把主家气得暴跳如雷,结句异峰突起,神来一笔,使祝寿诗满篇生辉,足见书生运思之妙。

前清才子李调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据云,李在任两江主考期间,众士子不服,与李吟诗联对。比到最后以麻雀为题,各人吟一首诗。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诗。其一云:

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其二云:

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毛浅嘴又尖。

毛浅欲飞飞不远,嘴尖欲唱唱不圆。

莫笑大鹏声寂寂,展翅长鸣上九天。

众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继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鸡。李调元含笑不语,扬长而去。

也有写打油诗的皇帝。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某翰林上书时,将“翁仲”误作“仲翁”,乾隆顺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将“功夫”、“翰林”、“通判”写作“夫功”、“林翰”、“判通”,这位翰林满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数一首讽刺一些所谓的诗人的打油诗: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

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

此诗语言粗俗,讥诮诙谐,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诗人”们无地自容。

打油诗也常用于吹牛。古代一干读书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嘘自己的才学,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现自己才学的诗定高下。一书生技压“群雄”,勇夺冠军。其诗云: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一出,其他书生再无话说。

把打油诗的吹牛功能发挥得登峰造极的当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诗界泰斗也写出“杨家有个杨大妈,今年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高又大,浓眉大眼阔嘴巴”的“全民皆诗人”的年代里,涌现出了许多“农民诗人”,有四首打油诗当属“代表作”: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一个稻穗长又长,黄河两岸架桥梁。

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开来不晃荡。

一头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可以降飞机,猪身成了飞机场。

稻堆堆得圆又尖,社员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还有一种特殊的打油诗,整首诗十七字,民间俗称为“三句半”,这里也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有一书生,自视甚高,恃才放旷,常自诩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实际写作中,就是一首绝句,也常常在念最后一句时卡了壳,只得匆匆用二个字结束,于是获得了“三句半”的雅号。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农家姑娘,诗兴大发,出口吟道:

夕阳照山庄,走来一姑娘。

金莲只三寸,横量。

那农家姑娘一听,气得花容变色,叫来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县官是姓王的,不觉脱口而出:

县官本姓王,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命丧。

经典古代打油诗大全_古代经典有趣的打油诗集锦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因有作者作诗自嘲或自谦,所以称为“打油诗”。古代经典的打油诗不少,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诗人。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经典古代打油诗,希望对你有用!

经典古代打油诗

打油诗:《雪诗》

唐·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便是打油诗的起源。通篇写雪,但不见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形神跃然,尤其是最后一个"肿"字非常传神。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后世就把很口语话的诗歌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题黄鹤楼》

唐·李白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的名作《登黄鹤楼》,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抬头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于是脱口而出这首打油诗,随后搁笔不写了。此一段佳话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打油诗:《戏杜甫诗》

唐·李白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李白和杜甫,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最出色的两位诗人,他俩的诗或豪情万丈,或意蕴深邃,但这首“戏杜甫”却多了些许别样的轻松与幽默。

打油诗:《竹笋焖肉诗》

宋·苏东坡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东坡号称“东坡居士”,尽管仕途不顺,屡遭贬黜,但其豪放之情不减,仍快乐地尽享美食,东坡好吃肉,杭州名菜“东坡肉”正式苏东坡所创制。

打油诗:《猜谜诗》

宋·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据说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于是用猜谜和谐音的手法题写了这首打油诗,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谜底为“无檐”,即无盐;第二句“无算”即无蒜;第三句“无缰”即无姜;第四句“无将”即无酱。

打油诗:《清廉为官诗》

明·徐九经

头戴乌纱帽,当官不省劲。

平事我不管,专管不平事。

徐九经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为戏剧、影视等很多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为后人广为传颂。这首打油诗既表现了他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他清廉为官的真实写照。

打油诗:《讽“到此一游”诗》

清·孙维奇

粉白墙上多,不成诗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学,为何当年不登科?

在名胜古迹乱涂乱抹,看来古已有之。据说此诗乃清代举人孙维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览,发现塔壁上刻着“×××来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话、脏话等,甚为反感,遂写下一首打油诗予以辛辣讽刺。

打油诗:《早餐诗》

宋·杨万里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还写了这首打油诗作为自嘲。

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且最出彩的,当属明代的解缙。

解缙号称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等。他从小聪颖过人,8岁时已能诗能文。18岁那年,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缙出口成章作了这首打油诗:

打油诗:《春雨》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听到解缙随口吟出的打油诗,大家笑得更欢了。

解缙才华出众,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厚爱,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缙,便说后宫有位妃子生了个孩子,解缙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吾皇昨夜降金龙。朱元璋说:是位千金。解缙对曰:化作仙女下九重。朱元璋叹道:可惜了。解缙紧跟着来了一句:料是人间留不住。朱元璋又道:丢到金水河去了。解缙仍是口若悬河:翻身跳入水晶宫。

还有一次,朱元璋约解缙一起钓鱼,皇帝一条都未钓到,解缙却钓了好几条,见朱元璋面有不悦,解缙乐呵呵地为朱元璋送上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钓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打油诗历史由来

由来之一: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由来之二:中唐时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的文学价值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龙成的《新好了歌》云:“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反映了党内一种奇特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干部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读来可笑而又可恶。党风有问题,社会风气也有不正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传世之作《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了一首“公款歌舞”的剥皮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猜你喜欢:

1.不同年代的顺口溜大全

2.最全的经典打油诗汇总

3.2017年社会现象经典顺口溜集锦

4.最经典的顺口溜

5.最全的经典打油诗汇总

下一页更多精彩“打油诗的

怎么写打油诗

看到这个题目颇有感触,答主也是个爱舞文弄墨之人,平时有事没事胡诌几句,发发朋友圈乐呵一番,被老婆笑称“歪诗”。其实很多就是打油诗。

如12年北京大雨,一片泽国,淹数人。打油云:

帝都一夜雨,浩荡出平湖。

天堂可安好,从此屁捐无。

考驾照

海上生明月,练车正当时。

不堪蚊子咬,作首打油诗。

还有被本人当做了知乎签名的自嘲,题名:读《散宜生诗》,再油

吟成四六漫成痴,犹忆三五少年时。

凡事浅尝终辄止,向来不意且裁诗。

羞云而立何曾立,子语知之更乐之。

一箪一瓢居陋巷,贤哉回也是吾师。

有人评价说这油打得不低了。答主有点惶恐,自嘲罢了。

新近的行香子·读老同学朋友圈鸡汤,叹完美人生,大概如此:

路行万里、诗作千行。阅人百、胜负几桩。知己三五、儿女成双。有书一卷、妻一个、酒一缸。

脂须减半,性避乖张。谢今生,福我高堂。坐观云起,竹涧焚香。恰墨正酣、琴鸣久、曲流觞。

不管是否打油,是否水平高低,外人喷也好,赞也罢,反正都是自己乐呵作品,贵在真实。

观题主所贴作品,如果只是从打油诗的角度去看,确实写得不错了,幽默诙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打油诗的高级水平大概也就如此。比如你的“办个手续满厂跑,张口只想把人咬。刚在西头签了字,盖章要往东边找。”把办证的艰辛写得活灵活现。

不信,我们可以和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切磋一下:

江天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作者叫张打油,因此有了打油诗得名的由来。该诗写的是雪,读完后,凡有过大雪纷飞经历的人,想必会会心一笑,无不称赞其形象。

我们稍稍分析下打油诗,不难发现,创作打油诗,不要讲太多的格律,也不要什么很美的意境,更不要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只要稍稍押韵即可。但也不是什么不管,至少要博君一乐,形象、诙谐是它的本职特征,否则,不能叫打油诗,只能叫钱钟书所说的“押韵的文件”,或者说披着诗词外衣的标语。正因有这样的特质,打油诗堪称_丝的吐槽神器。

所以,题主你说如何写好打油诗?回答是:写打油诗,还要费力地学吗?根本就不要啊,它本身就是_丝特质,在诗词里不登大雅之堂,适合自嘲、自黑、各种吐槽,只要稍稍押韵,掌握点平仄保证读起来朗朗上口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能做到像鲁迅的杂文那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岂不是顶级的顶级水平了么?难道你还想凭借几首打油诗“立言”乃至为万事开太平?

但我看题主是有点文艺小情怀的人,在最后说“再读总觉得不如意,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如意。”因此发问如何写好打油诗。

还是举个例子吧,把前面那首鼻祖打油诗跟柳宗元的《江雪》比一比看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同样是写雪,都是二十字,为什么后者能成千古绝唱,入选各种唐诗选本、小学生语文课本呢?

一是意境。江、天、雪、人浑融的意境,给人深深的美感。《江天笼统》诗只有形象,没有意境。

二是人格精神。一切文学皆是人学,渔翁独钓江雪的精神,这是怎样一种人生担当呢?难道不能联想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一个孤独但又伟岸的渔夫形象是不是浮现在我们眼前?《江天笼统》诗只看到雪,除了惊讶雪之大,看不到诗背后的人格精神。

所以,同样是写雪,同样是二十字,后者我们却能发掘出更多无穷无尽的东西。这就是唐代的理论家司空图说的“味外之旨”。也因此,作者总觉的自己的打油诗“不如意”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如果硬要问如何写好打油诗,请放过它吧,它承载不了那么多内涵。

那如果是如何写好古典诗词呢?题目太大,三言两句讲不清,我也不敢说怎么写。如果请教牛人,想必回答不外乎是:多学、多读、多作,此外,更重要的是积累情感、积累体验。正如放翁所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不过鉴于题主带就一身诙谐本色,还是斗胆指一条路子。学聂绀弩。

聂绀弩是写鲁迅那种嬉笑怒骂的杂文出身,后来半路出家搞起旧体诗词,依然不改本色:

反省时做

只道生虚五十载,谁知咎犯百千桩。

伸长八尺灵官殿,大喝一声白虎堂.

天若有头砍当怕,地虽无底揭也慌。

何人万缕青丝发,不为昭关一夜霜。

搓草绳

草创文章费琢磨,掌上膝上正反搓。

一双两好缠绵久,百转千回缱绻多。

能将此草绳搓紧,泥里机车定可拖。

天涯此刻怜枯草,堪与罗裙一系么。

柬周婆

龙江打水虎林樵,龙虎风云一担挑。

邈矣双飞梁上燕,苍然一树雪中蕉。

大风背草穿荒径,细雨推车上小桥。

老始风流君莫笑,好诗端在夕阳锹。

女乘务员

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

主席诗词歌宛转,人民日报诵铿锵。

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

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

在现代环境中,旧体诗词已缺乏唐宋时期被国人发扬光大的气候,但也很欣喜地看到,仍有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人对古典诗词一往情深,网络上也有很多高手,题主去诗词论坛看看吧,想必有所收获。

幽默感是人的比较高尚的气质,是文明的体现。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幽默。有人形象地说:“没有幽默感的语言是一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间旅店,而没有幽默感的社会是不可想像的。”

幽默可能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受过教育的幽默方式;中产阶层的人,有中产阶层的幽默方式;哪怕是斗大字不识一箩的人,也可以有他们独特的幽默方式。可以说,幽默是一个不拘性别、不拘年龄、不拘社会地位、不拘教育程度的人,皆可为之的社会现象。正因为幽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样普遍,同人们太熟悉了,它才被人们所忽视。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缺少空气的环境中,才能深切体会到空气对人体的重要。同样,只有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缺少幽默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才会感到幽默的魅力,感到生活中幽默的力量。

一天,“伦琴射线”的发明者伦琴收到一封信,写信人请求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怎样使用这些射线的说明书给他,因为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需要用射线治疗。

伦琴阅过信,提笔在复信中写道:“真遗憾,眼下我手头的X射线刚好用完了,况且要邮寄这种射线十分困难。这样吧,请把你的胸腔给我寄来吧!”“把你的胸腔给我寄来吧”,就是幽默智慧的过人之处。

与世界上所有的力量一样,幽默的力量也不是万能的。可是,幽默的力量对你的生活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它帮助你以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和个人的生活,帮助你正视并恰当地估计和应付那些困扰你的难题,帮助你同他人的关系充满温暖与和谐,帮助你把许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1.幽默能获得成功

获得工作上的成就和事业上的成功要具备很多条件,但幽默有助于你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促进成功,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事业与工作路途上获得成功,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必须付出代价。如果让你担任领导,与他人交往,处理众多的人事问题比发挥个人的才能困难得多,除了自己有献身精神外,你还得不断鼓舞众人的士气,帮助大家解决工作上的困难,取得大家的信任和拥护。否则的话,你就会一事无成。幽默的力量在此时是可以帮助你接受挑战,并且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它能告诉你怎样轻松对待挫折和失败,怎样通过取笑自己来和众人沟通。它会帮助你重新点燃追求成功和胜利的勇气,不好高骛远,不心灰意冷,克服一切困难,挽回劣势。

著名的足球教练罗克尼,曾在一场比赛中运用幽默的力量,使他的诺特丹球队反败为胜。球赛进行到上半场结束时,罗克尼的球队落后威斯康辛队两球之多。他在休息室中一直保持缄默,直到要上场比赛时,他大喊道:“好吧,**们,走吧!”一句话逗笑了全体队员,也传达了严肃的信息。他以幽默的力量重振球员的士气,帮助他们忘记艰难的处境。甚至他的幽默还帮助球员们克服这种困境。终于,诺特丹队以3:2赢了这场球。

2.幽默能解决难题

幽默,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解除工作中的紧张状态,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在一个大城市的市郊,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化工厂,他们终年生产一种化学产品,从烟囱里冒出了大量的烟和灰尘,使临近的几家企业饱受烟和灰尘之苦。在一次他们连连加班生产的时候,隔壁一家工厂的厂长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生产这么忙,如何处理这些烟和灰尘呢?”化工厂的厂长也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打算将烟筒加高1/2,与此同时,我还将向包装厂订制一个特大的塑料袋,并用直升飞机把袋子吊到烟囱的上空罩下来。”两位厂长各带幽默的话语,使他们互相取得了谅解,一道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心情便渐渐地舒展开来了。

当我们向别人开玩笑,同别人一同笑的时候,幽默就在互相之间得到交流。我们应当把轻松愉快、诚恳坦率、同甘共苦的态度送给他们。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易为人知觉的幽默故事。在工作中,有时我们需要肯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过分的忍耐对工作并没有好处,所以除知道息事宁人之外,在某种情况下适当地抱怨几句,对解决问题更有利,特别是你心中憋着一大堆话时,当然不要忘记采用幽默的方式。

3.幽默能减轻痛苦

以轻松的态度面对自己,以严肃的态度面对人生。如果反其道而为之,我们就有烦恼了。不成熟的个性常常在于视自己为人际交往中的核心,而成熟则伴随着视自己和群体有合适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相声,说的是有一个人患了盲肠炎,医生为之开刀,盲肠被割去了。患者痊愈后,小腹仍时时作痛,经检查,原来是医生把手术剪刀留在里面了,于是重新开刀。事后,病人仍感腹中气胀,经检查,原来是纱布又遗忘在腹中了,遂又开刀。于是,病人对医生说:“你还不如在我的肚子上装个拉链更方便!”

要化痛苦为幽默,关键在于进入一种假定的没有生理痛苦的境界。有了这一点,一切不相干的东西会因一点相关而突然变得一致了。

当然,幽默医治的范围不仅仅限于生理上的痛苦,有时可以是心理上的痛苦。如果能把心理的痛苦忍住,则不难把不相同的东西扯到一起,甚至合二为一,使之产生谐趣。

通常人们在痛苦的环境中之所以不能充分地幽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幽默要求人们忘却眼前的现实的严峻性,而这是违反人的基本特性的,即使是假定性的忘却,也是很困难的。

第二,幽默要求人们把性质不同的东西不动声色地混同起来,哪怕是口头上混同起来,而这也是很困难的。

人们学会讲话和思考的基本法则,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概念和语言区别开来,而幽默似乎要把人们通常语言和思维搞乱了才成。

如果你不能服从于幽默的谈吐和思维的规范,那么你就只能把自己关在幽默的大门之外。

4.幽默能延年益寿

每个人的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因此遇到痛苦、挫折也是常有的事。众所周知,一些带普遍性的社会性的问题,如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煤气不足等等,会使人感到焦虑和不安。此外,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青年人感到青春易逝;中年人工作、家庭负担重,健康状况成问题;老年人无人照顾,同青年人有代沟,内心有孤独感。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使用幽默的力量,就可以明白你所忧虑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人生路上最大的事。

我国有一句谚语“笑一笑,十年少”。可见,笑对于人类有益无害。幽默,作为笑的媒介,会引起人们发笑。

如有一篇名为《挤车的诀窍》的讽刺小品,写得风趣又不浅薄,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断:

尽管车辆增加,修建地铁,扩展环行路……可哪里赶得上人生的快!?于是,上、下班乘车,就成了一门“学问”。

先说上车,车来时,上策为“抢位”——犹如球场上的“抢点”。精确计算位置,车门停在身边,可收“先据要津”之利,当然,必须顶住!此中诀窍:上身倾向来车方向,稳住下盘,千万莫被随车涌来的人流冲走(好在你身后还有助力之人)。中策则为“贴边”。外行正对车门,拥来晃去,枉费心力。尤其是北京不同于外地,哈尔滨上车是“能者为王”,上海人多少顾及颜面,但动辄大呼小叫,使你无心恋战。北京人又要讲点风格,又要赶紧上车,车门前便非好去处。你是否注意过:售票员洗车,从来无须擦车门两旁——那里全被精明的挤车人蹭得一干二净了!贴住边,扮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一点一点把“无根基”者拱开,只要一抓住车门,你就赢了。下策呢,可称“挂搭”。一般人,见车门内外龇牙咧嘴之惨状,早已退避三舍了。司机呢,只要车门关不上,也不敢贸然走车。这时,你将足尖嵌入车门(万勿先进脑袋),而后紧靠门边,往里“鼓拥”,自可奏效……

看到这段话,凡挤过车的人都要捧腹大笑的。作者观察仔细,对各地的风情了解得清清楚楚,使人阅读如人其境,遣词造句既得体又幽默风趣,使人既了解北京挤车之难,又能以轻松的心境对待之,消除忧患,实在是十分巧妙。

多数人都感觉到年龄渐长等问题,也是难以解脱的烦恼,看看应怎样以幽默来对待这个难题:

著名演说家罗伯特说:“我争取在最年轻的时候去。”他不论在私下还是在公共场合,都把年龄看得很轻,以一颗年轻并富有趣味的心而出名。因此,在他70岁生日那天,他还签了一个为期5年的演讲合同。

幽默就是这样,让人心胸开阔,延年益寿。

5.幽默能大事化小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一个很忠实的小仆人,可他有点懒惰。一天,伏尔泰对他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仆人赶忙殷勤地把鞋拿来了。伏尔泰一看惊呆了:鞋上仍然布满着昨天出门时沾的泥迹尘埃!他问道:“你早晨怎么忘记把它擦擦?”“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复,“路上尽是泥泞污浊,两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吗?”伏尔泰微笑着走出门。仆人在他身后跑步追了上来:“先生慢走!钥匙呢?”“钥匙?”“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呢,两小时以后你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嘛!”

仆人对主人服务不周,当然会引起主人的不快,主人往往会训斥仆人。然而,伏尔泰却以微笑和幽默对待此事,将不愉快之事变得轻松,而且使仆人在笑声中得到教育。伏尔泰真可称得上是幽默家。

将事情化小,确实是日常生活中运用幽默力量的好方法。面对生活中可能引起麻烦的事情,我们借助于幽默,共同欢笑一场,就能把这麻烦放到适当的位置而不至于过分忧虑和不悦。以轻松的态度对待麻烦,共享欢乐,会使麻烦同整个生活相比之下变得不那么重要。

约翰·洛克菲勒是世界有名的富翁,但是,他在日常开支方面却很节约。一天,他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租一间最廉价的房间。旅店的经理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么廉价的小房间呢?你的儿子来住宿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我的父亲却不是。”

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以幽默来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在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常以幽默来对待各种事情,如在寒冷、炎热、潮湿的令人难熬的日子里,说上几句逗人开怀的笑话,肯定能振作大家的精神。

美国人史密斯到非洲旅游,他问当地一个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居民说:“你们这里难道从来不下雨?”非洲居民想了一下,然后反问道:“你还记得诺亚和方舟的故事,说当时是如何连下四十昼夜的大雨而不停的吗?,“当然记得啦。”美国游客回答。“那时候啊,”非洲居民说,“我们这儿才只有一英寸的雨量。”

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只要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被一些框框所束缚,就能借幽默的力量,给生活注入兴奋剂。

6.幽默能调解纠纷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大都具有超乎常人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天分常常能在一些紧张的场合获得奇异的效果。例如,早期美国麻省议会开会时,一个议员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演说,另一位议员觉得他的演说已经使台下的听众感到头痛,低声通知他,把演说缩短,免得听众不快。谁知那位正在演说兴头上的议员误解他的好意,认为那是一种无礼的批评,便用严厉的口吻回答说:“请出去”,仍旧继续他那冗长的演讲。那位去劝他的议员听后大怒,但因不好当场发作,只好忍气吞声地向议长报告,请他处罚那个不讲理的议员。当时的议长,正是后来的柯立芝。柯氏平日说话幽默,常常用它替人解围。现在看见那位议员受辱难堪,便回答说:“是的,我也听见他的这句话,但是后来我立刻翻开我的法律书籍从头至尾察看一遍,发现其中没有这一条,所以你尽可不必听从他的话滚出去!”

柯氏的这个幽默,逗得那位议员喜笑颜开。于是一场眼看要发生的争斗,在柯氏轻松的幽默中结束了。不但替那位议员保全了面子,而且尽了主持人调解纠纷的责任。调解纠纷场面的重要诀窍是用幽默使气氛轻松愉快,把对方的怒容改成笑脸。把对方的责骂改为笑声。

著名评剧女演员新凤霞曾举办过一次“敬老”宴会。宴会邀请了齐白石、老舍、梅兰芳、欧阳予倩等文艺界的著名前辈。已经92岁高龄的齐白石老人由他的看护陪同前来。白石老人坐下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儿,看护担心这样会使晚辈难为情,就以带有责备的口气对白石老人说:“你总是看别人做什么?”白石老听了很不高兴,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脸都气红了。看护一句话惹恼白石老人,大家也非常紧张。这时,新凤霞巧妙地接着白石老人的话题说:“您老看吧,我是演员,我不怕人看。”新凤霞的话,使白石老心情好多了,刚才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在大家的提议下,新凤霞当场拜白石人老为干爹。白石老人高兴地笑了。

7.幽默能讽刺丑恶

幽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讽刺丑恶现象。

古往今来,封建迷信坑了不少人。有一些对联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对此进行过讽喻、劝戒,读后令人捧腹!下面试举几联:

某座财神庙里有这样一对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人为难!”联语以财神的口吻嘲笑了那些坐等钱财的懒汉。

杭州万松岭下也有一座财神殿,庙宇破败,财神菩萨泥土剥落,但香客依然络绎不绝。于是有人在财神殿两侧撰写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

即使在今天,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尚未根除,也产生了一些丑恶现象。因此,运用幽默技巧来揭露、鞭笞这些丑恶现象,仍显得有必要。

如石河先生把某些名片称之为“明骗”:

无声唱片,特种炮弹——谁想成名,它能包办:要挂多高的衔,就挂多高的衔;要当多大的官,就当多大的官;要发多肥的财,就发多肥的财;要露多红的脸,就露多红的脸。名片——明骗,小纸一张,威力无限。

杨翰端先生的“贬值谣”把大锅饭中的怪现象讽刺了个够:

年过四十算“青年”,短训三月算“大专”,工龄熬满算“教授”,照书抄录算“考卷”。领导拒贿算“新闻”,退出占户算“模范”。质量低劣算“名优”,不骂顾客算“笑脸”。唱个歌儿算“歌星”,拉笔赞助算“导演”,乱凑词语算“诗人”,挂个虚名算“主编”。两篇短文算“作家”,别人配音算“演员”,戴顶帽子算“著名”,出本庸书算“经典”。

……休道贬值处处有,难得糊涂闭只眼,你好我好他也好,最香还是大锅饭?

人们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用幽默的加以讽刺鞭笞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此恨之已极,深恶痛绝,直接抨击或咒骂已难解心头之恨,于是“悲极生乐”,通过嘻笑怒骂、讽刺打油诗等形式来宣泄。

8.幽默能寓教于乐

无数的实践结果证明,风趣幽默的批评教育,在笑声之中容易被人所接受,见效也就比较明显了。说起教育,人们习惯地联想到那一副副正儿八经、毫无笑容的面孔,一套套令人不着要领的抽象理论,一群昏昏欲睡的听众。其实,造成人们的这种理解和印象,完全是由于教育工作的方法失当所造成的。教育,当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这并不排斥应该让受教育者发出欢快的笑声。寓教于笑声之中,是教育的有效方法。

有一个“懒师拜懒徒”的幽默,是用来教育那些游手好闲的浪子的。一个游手好闲的浪子,只恨自己懒得不到家,颇想找一个懒店进修一番。于是,他就到处打听哪里有懒店。一天.他打听到确有一个学懒店,便欣然前往。到了懒店门口,他屁股充作脸,退着进门去。学懒店的师傅大喝一声:“呔,怎么不懂规矩,何事不把脸对着我!”浪子仍然背对师傅答道:“尊师在上,容愚徒一禀:来时背对师傅,辞别时可不转身也。”师傅一听,瞠目结舌。少顷如梦初醒。拒浪子于门外日:“我可尊你为师也。”

再举“重建阿房宫”一例,它是用来批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和教育水平之低下的。督学到一所中学巡视,与学生交谈间随口问道:“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学生满脸惶恐,连声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督学啼笑皆非,向校长指责:“贵校的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盛怒之下,督学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长的复函说:“烧了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斗争的武器。批评要想达到效果,就必须与人为善,就必然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有时候,一句巧妙的幽默言辞的确能胜过许多句平淡乏味的说教。

那么,为什么幽默风趣的话语能起到教育作用呢,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首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实践证明直截了当地当众批评某个人,这决不是好办法,它或者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驳,找到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或者会以沉默相对抗,口服心不服,并从此积怨于心。这样,批评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所以心理学家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要当众斥责人。”这是很有道理的。而采用幽默式的批评却保持了对方的脸面,不会使对方产生对抗情绪。另外,由于采取的是影射而不是直说的方式,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回旋的余地,就更能深刻地领会批评者的良苦用心。